福州华侨中学语文组CN级论文《经典诵读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运用研究》

 二维码 53

经典诵读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运用研究

                         何春虹  王文宇

于2016年12月发表于《新课标》(CN14-1324/G4)

摘要: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古代的诗词歌赋体现了我国优秀文化底蕴,记录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历史,适当开展经典诵读,有利用广大人民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更好更快的了解中国文化,提高文化水平,激发爱国热情。引入“互联网+”的思维开展经典诵读,通过网络的平台,让经典诵读不再枯燥乏味,以教育为核心,带动经典诵读模式的开展,本文主要针对经典诵读模式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中运用及研究展开讨论,同时也为互联网下的诵读模式提供建议。

关键词:经典诵读模式  互联网+  运用研究

前言:21世纪以来,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从小学到大学,从生活到工作,从人民群众到政府机关,有关于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早已深入人心,最开始是由几位政协委员做出提案呼吁,到现在为止,经过近些年轰轰烈烈的发展,逐步成为了一场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在当今网络时代广泛学习和开展,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作响。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充分利用互联网为载体,针对这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充分发挥其作用,在网络时代中高效实际应用,提高城市的经济及文化。

互联网+时代运用研究背景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中国的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经典诵读是最好的传播途径,所谓经典诵读的含义,其实就是对经典的了解,学习和发扬的过程。诵读的诵的意思是熟读经典、吟诵经典,所注重的是记忆的阶段,读的意思阅读、朗读,注重的是是诵的方式,以读的形式把经典诵读模式展现出来。近些年,对经典诵读研究者越来越多,因为大家都认识到经典诵读的价值。“互联网+”的本质作用是讲经典诵读与互联网相连接,在连接过程中注重方式方法,让经典诵读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它的价值和作用。现代网络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在现代多媒体网络中得到体现,网络所包含的信息量多,操作简便,图文并茂,视频演示等等方法进行运用和研究,传统的诵读模式已不能满足与现代人民的生活所需,电子产业的发展也是必然趋势,当今社会由于生活压力所迫,有些人可能并没有大把的实践进行阅读、背诵、并诵读出来,还有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学习任务也十分紧张和重要,在课余时间进行经典诵读,方便快捷是提高经典诵读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的主要运行方法。互联网+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兴产物,这种经济形态的发挥,起到优化和集成的作用,将经典朗诵模式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提高我国的文化素养,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形态。

 经典诵读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运用研究

1.创新形式,搭建诵读微平台

   举例来说,在国内厦门市思明区,自从2009年开始,经典诵读展演活动已经举办了多届,这种活动的举办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2015年,思明区委文明办创新思路,经典诵读模式得到创新,“互联网+”的融入和影响使经典诵读展现在网络平台上,让诵读模式焕然一新,全民参与互动,打中华文明新风。思明区作为“经典诵读”示范点,每年都举行经典诵读活动,人气只增不减,在活动中展现和演示中国传统美德,收到了各单位甚至是社会各界的积极相应。正是由于有了历届活动的扎实基础,思明社区对于经典诵读模式做了一次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在原有的活动基础上,引入“互联网+”思维,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上到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下到十岁左右的小学生,基本上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微信也是必备聊天软件,利用微信,创建微信公众号码,开通经典诵读平台,想参与却又受到限制的市民课余随时学习,方便又快捷的实现了对经典诵读的传扬。

2.天天在线,全民参与

互联网平台由社区或当地文明办统一指导,共同管理。主办方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每周或每月推出经典诵读模式,市民课余通过手机这个便利的通讯设备,把自己的诵读视频作品用手机录制下来,并上传到微信平台上,与他人分享,并与其他诵读爱好者相互学习和交流,也可以欣赏和点赞其他诵读爱好者的作品。在微信平台上,没有专业性的限制,观看和上传都相对简单,全民都可以参与。由于没有专业的要求,市民在闲暇之余都可以参与,这样激发了市民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例如,在春节期间,厦门市某小学举办了迎新年专题诵读活动,在活动发起到结束期间,共收到了近300个诵读作品,经典诵读不仅吸引了众多学生,许多家长也参与了进来,经典诵读广泛开展。

3.厚积薄发,提高成效长远

自从微信经典诵读平台运行开来,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成功引入“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和技术,而且是一个纯公益性的创新活动,活动期间不需要任何费用的支持,没有年龄和社会阶级的限制,方便快捷的参与方式,每周或每月一次的活动展开的特点,在社区引起了强烈的好评。为了进一步提高诵读效率,让视频短片通过互联网平台,让市民对其进行评价,有利于提升群众的传统文化,创造传统诵读文明风尚。例如,思明区在经典诵读的影响下,在校学生已经深受影响,学生们已经爱上了经典诵读,据一些家长反映,自从孩子参加了经典诵读活动后,在电视机前的世间减少了,学习的时间增多了,因为课时的原因限制,学习起来也非常方便快捷,每次学校和社区组织类似活动都积极参加。经典诵读已成为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项活动。而且在生活中孩子的进步也十分明显,懂得体贴和照顾家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逐渐得到了体现。在春节期间,思明社区街道举办了经典朗读比赛,小区内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报名参加,小严的妈妈也帮小严报上了名,原因是作为小学生的小严平时性格比较顽皮,活泼好动,自律能力较弱,妈妈想通过此次经典诵读让小严了解中华美德,一开始小严对经典诵读的兴趣不大,但是经过多次排练,他被经典诵读深深的吸引和感染,积极的完成了参赛作品的视频录制,并且他自己还录制了个人视频作品,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并且都获得了奖项。

 针对于当前,经典诵读微信平台的功能逐渐扩展,仍在不断完善之中在不久的将来,经典诵读平台将开设专家点评栏目,对市民上传的视频或是诗词歌赋进行点评,不足的地方及时发现和纠正,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的道路上做好指引工作,提升大家的诵读水平。

 结语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为了让经典诵读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中,多年以来,经过不断的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传统文化正一步步进人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并且引入了“互联网+”思维方式,与经典诵读相结合,鼓励全民参与,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气氛和活动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让普通市民认识到了一个全新的经典诵读模式,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登峰.陶继新 . 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M] . 北京: 中华书局, 2010 85-96.

[2] 刘玉浩.经典诵读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 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6 .

[3]张文新.经典诵读: 全球化背景下青少年思想培养的必要途径[J] .中国城市经济, 2010 10 .

[4] 萧仕平.全球化时代青少年思想培育的因应之策—兼谈经典诵读的两个原则[J].教学与管理,201015 .

[5] 徐春林.从知识传授到生命涵养—经典诵读与生命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2 .

[6]金济 . 推进经典诵读, 提升大学生阅读质量的对策[J]. 网络财富, 2010 15 .

[7] 陈履生.书写问题比诵读更严重[J]. 国画家,20106 .

[8] 顾文明 . 诵读文化经典, 传承民族精神—— — 谈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认识[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