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总结 二维码
10
2018-2019教研组总结 (上) 辞旧岁,迎新春。本学期语文组紧密配合学校工作中心,围绕学校争创一级达标校的重心开展一系列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小结如下: 1、本学期主要针对市级开放周和学校科艺节展开工作部署。在本学期校教学开放周活动中语文组共开设2位老师的公开课,王文宇老师《古诗文比较阅读》,吕凤萍老师《曹刿论战》。2节公开课吸引了校内外众多的同行观摩学习获得好评。本学期校本培训由魏爱华老师开设作文指导课《写人要抓住特点》,王榕老师开设《包身工》。在科艺节中本组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比赛,经过初选,共有师生作品13项进入最终决赛表演,大获成功。 2、语文组在思想上全组老师统一认识,尤其针对教务处最新提出的校本作业方案,制定语文组具体的实施细则。克服各种困难,尽快实现每一个集备组都能尽快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并具体落实到每个老师身上。本学期末各年级集备组都将校本作业上传汇总到学校资源库。 3、我组全体老师体现寓德于教,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强化对思想认知的引导,包括对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和历史上的经典问题做正能量的指导。配合学校所提出的质量监控,具体建立相配套的措施,强调针对性和有效性。全员参加五校联考或市质检统考。 4、我们进一步完善读书学习制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结合学校开展美化教研组工作,集思广益拟定教研组组训,布置好具有语文教研组特色的文化设施。为进一步提升我们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将进一步完善读书学习制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把语文教研组建设成学习型的教研组,形成学习上的互动、联动。继续充实语文组图书角的数量和质量,继续向老师推荐一些与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网站,继续不定期发放相关学习资料并集中组织学习,把校本培训与平时学习结合起来,要求每位语文老师每周读一篇有关新课程的教学论文,每月至少读一本教育杂志,每学期至少读一部教育理论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让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的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本学期金玲老师的论文,《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文发表在国家CN论文,并荣获第四届中华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 5、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促进语文学习的健康发展。配合学校校本作业的要求,强调各集备组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做好组织落实。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话要清清楚楚的说,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要求学生要有书法练习本、周记本、语文摘抄本(素材积累)和作文本。不定期举行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 6、继续抓好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效能。配合教务处要求每周二下午为教研组和集备组固定的教研集备时间。规定主讲人并且安排重点的教研主题。我们还结合教育教学教研的需要规定每个集备组都必须在一个学期内开展一次专题教研活动,并且在教研组上做主旨发言。本学期要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首先备课组长思想上要重视,措施要到位,其它老师要紧密配合,讲究求真务实,对各种课型都要进行研讨,采取“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的总体思路思路。让教师沿着“备课——评议——修改——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教师间的互动式交流和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继续落实定时间定地点定备课主讲人。本学期结合新课程标准省级培训林回建老师做了专题报告。 7、重视课堂视导工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本学期要继续开展听、说、评、讲等教研形式,继续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探讨语文精读课、略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名著导读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专题学习课的教法、学法和评课标准。根据不同班级和年段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跟踪。 8、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活动,丰富和发展校本教研。为丰富和发展校本教研,我们教研组将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活动,丰富和发展校本教研。配合学校对校级和县级课题进行跟踪和督助,每种材料都要定期上交,并进行阶段成果汇报。防止“死课题”现象发生。本学期安排由王文宇老师开设校本公开课。其他愿意开设的老师应予以肯定。 9、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挖掘课外语文学习资源本学期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挖掘课外语文学习资源增强学生在各种上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本学期语文组组织参加的全国二十届中学生作文竞赛并获各项奖项 语文组 2019.1 |